泰国政府提高了大米的美元价格,海外购买商抵制,导致泰国出口大米滞销。泰国政府通过减息和补贴来支持大米出口,以减少大米库存。然而,这一举措引起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担忧,他们担心泰国政府的补贴违反了世贸组织关于“国内支持限额”的规定。
大米出口受泰铢升值影响
泰铢反弹到16年来的最高水平。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。泰铢的升值将严重影响该国的大米出口业务。同时,政府削减大米库存的努力也将被削弱。
泰国商务部长Boonsongong Teriyapirom表示,政府试图通过提高大米的美元价格来抵消泰铢升值造成的收入损失,但这一举措遭到了海外大米买家的共同抵制。与两年前相比,泰国大米库存在2012-2013年翻了一番,达到1160万吨(公吨)。
2011年,英拉政府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农民购买大米,以维持他们的收入。这一举措使大多数米农受益,但导致大米库存急剧增加。
“如果泰铢继续保持在这个水平,我们的大米销售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,”商务部长Boonsong先生说。如果我们不能卖给出口商,我们只能卖给泰国当地市场。”
泰铢兑美元汇率上升3.9%。 4月19日,泰铢与美元的汇率高达28.56。
泰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了8%。 大米、橡胶、甘薯和渔业产品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。泰国的农业收入占总经济的12%。 农产品出口滞后将影响泰国的整个国民经济。
泰国政府或补贴大米出口
泰国银行大幅降低利率,尽最大努力防止泰铢升值。据美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统计,泰国大米的高储备将使全球总储备达到17300吨。
泰国大米价格下跌3.4%,达到每吨564美元。泰国政府每年花费3000亿泰铢储备大米,2011年购买2.2万吨大米。
政府试图将大米出口量保持在800万吨,其中500多万吨大米出口到中国、韩国和南非。
第一季度,泰国大米出口量下降至140万吨,下降比例为6.7%。
世贸组织农业委员会及其欧美成员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担忧。他们担心泰国政府采取的“大米计划”和通过补贴促进大米出口的行为可能会违反世贸组织规定的政府“支持限制”。
大米出口受泰铢升值影响 泰国政府或补贴大米出口